艺术孤儿的传奇

2007-02-07 17:29:37

  中国艺术收藏宝库之丰富,可谓世界闻名。她不仅将中国数千年文化吸纳于其中,而且也包藏着不少异国文化精粹,中日两国本为近邻,早在七世纪,日本既把中国的艺术,语言文学,宗教,哲学等全盘引入。到了唐代,这种发展到了极点。在这段时期中,中国稳固地将日本纳入自己的文化圈中,以致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极为频繁。而作为文化汇集的美术作品,也以官方与民间交流的形式从日本流入中国。然而,时至今日,大量日本画藏于中国民间则是近数十年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。日本1945年战败后,日军从中国溃退,大量日本画被遗弃于中国大陆而流入民间。当代已故著名画家黄胃先生曾在50年代花1元钱买到了日本大画家富冈铁斋的杰作《破墨山水图》。此画以前曾是日本侵华关东军司令官的珍藏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,特别是江户至明治时期(公元19世纪),日本艺术以受中国影响较深的日本古典民族艺术为主流,而且有多种门派,圆山四条派,浮世绘等。此后日本美术陷入低潮,后由西方人芬诺洛萨等发起了日本本土美术复兴运动,使日本古典美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。由于在这段时期内日本美术在总体上艺术风格接近于中国,因此,中国收藏者们多愿意收藏此类日本画,以至在华的日本画也多以此时期为主,其中又以横山大观,富冈铁斋为代表的文人画派与以圆山应举所开创的圆山四条派为主。 由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极为迅速,故其将本国艺术作品定价甚高,远远超过同类中国画甚至于西方画。因此影响到国际艺术市场。

  1995年,日本一家拍卖行拍卖日本画大家富冈铁斋的作品《鹑》,这幅仅44.5厘米高,67.5厘米宽的画成交价居然高达2645万日圆。1994年,北京翰海艺术拍卖公司曾推出了两幅日本画,画家分别是日本美术界享有盛誉的横山大观与富冈铁斋,两幅估价均为450-600万人民币,价格远远高于同时推出的中国画,经济规律巨大的作用,使中国大地吹起了一阵强劲的收藏与收购日本画的热潮。而在中国的日本画被估价有10000件之多,其中不乏精品珍品,成为收藏家与画商所瞩目的一个热点。 在华的日本画不但数量较多,而且风格与层次各异,1994年在四川民间曾发现了一幅较为罕见的日本画。这幅画为日本宫廷御制画。其画面长122厘米,宽41厘米,立轴。装裱样式局有典型的日式风格;画面轻粘于动物皮质之上,极易揭裱,上轴头接有自唐朝后期中国画既已不用的活动燕带(风吹使其摆动,燕鹊便不敢接近)。画面上款题“御制”二字,表示此画奉天皇之命而作,其后为一首悱偕连歌,画中林木深重,山峦起伏,人物栩栩如生,笔墨细密而沉着,用笔简练概括,显现出淡薄之感。其画家藤原永平,书家源义清均是与日本皇室关系极为密切的人物。在华的日本画是以在华东,东北,华北为绝大多数。在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出现且为日本皇室的藏品,却较为罕见。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华日本画收藏之丰富,包罗之全面。 正如日本当代著名画家加山又造所说:“经过战争,中国保存这麽多的日本艺术品,就如同在战争年代保护了日本孤儿一样”。我们不禁希望能够早日实现蔡元培先生的设想,尽早在中国建立起外国艺术博物馆,来收藏这些异国的艺术孤儿。